http://www.simutt.com

共享汽车走过三生三世 最终成一场奢侈的资本游戏

共享出行领域还能挤下多少玩家?

2016年,网约车新政终结了共享租车的烧钱大战,趁滴滴们喘息的空当,摩拜们趁虚而入,迅速占领大街小巷。短短一年,一个新行业就此诞生。

然而在商场停车场、中高档小区、大学校园门口不引人注意的角落,还有一批共享出行的玩家蠢蠢欲动、目光灼灼。不温不火的他们,是这个领域的早期玩家,正想趁着共享单车之风再火一把,却被“战友”友友用车的停摆再次压下。共享汽车,改头换面后,是否能够真正破局?

3月10日,友友用车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友友用车停止运营公告》,又一个分时租车的玩家倒在资金链断裂上。

消息发酵的一周内,对于分时租车的唱衰不绝于耳,但也有巴歌出行、小二租车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不过,他们被贴上了一个新标签——共享汽车。

共享汽车的三生三世

第一世:P2P租车

早在2011年,安飞士提出的“分时租车”概念由美国舶来,一些人嗅到其中商机,于是PP租车、凹凸租车等P2P模式的租车平台相继诞生。

时值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起步期,一线城市涌现出各类租车平台,资本也早早布局。2014年,PP租车连获两轮融资,共计7000万美元;宝驾租车连获两轮融资,共计3500万美元;凹凸租车连获两轮,总金额超过1000万美元;就连停运的友友用车,也在当年连获两轮融资,金额上千万美元。

然而,占尽天时、手握重金的玩家们并没有等来行业的爆发期,因为他们发现,P似乎怎么也对不上P。闲置时间无法合理匹配、车主与用户间信任度匮乏等问题让他们发现,这种共享过于想当然。

第二世:分时租车

于是,P2P租车平台将目光瞄准下一个“风口”——分时租赁,2015年就成为P2P模式的转型年。友友租车更名为友友用车、凹凸租车也打出了“分时租赁平台”的品牌,拿到融资的一批玩家靠改名活了下来,而Cocar、友车、爱拼车等更多的玩家,却死在了P2P的沙滩上。

与上一代P2P不同的是,分时租赁的车源掌握在平台手里,解决了租车标准化的问题,但平台也越做越重了。

当时,滴滴、易道等打车平台烧钱正酣,分时租车平台的融资步伐却在放缓。凹凸租车B轮融了3亿元,PP租车C轮也只有数千万美元,而滴滴在一个2015年就烧掉了120亿人民币。仅仅是一辆车由谁开的不同,让这两个行业经历了冰火两重天。

第三世:共享汽车

熬到2016年,网约车新政终于被租车平台们盼来了。北上广深,新政一波比一波严,开网约车的司机返乡了,车比之前更难打了,租车平台的春天要来了?

然而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一批模式和他们类似、资产比他们更轻的创业公司异军突起,这便是共享单车。

除了疯狂涌入的40亿资本让租车平台看红了眼,更让他们焦虑的是,一辆最便宜的新能源汽车能买10辆最贵的摩拜单车;新能源汽车牌照难下,单车根本无需牌照;而租车平台最大桎梏——停车场,在单车眼里根本不算事儿,没看见马路边、天桥下、垃圾桶、下水道早就停得五颜六色了吗?

共享单车完美解决了租车平台的痛点,也完美转移了资本的视线。但即便如此,也要先把名儿改了,既然共享单车火,就叫共享汽车吧。这不,PP租车现已升级为“共享有车生活平台”了。

巨头的救赎和玩具

现在,共享汽车平台们唯一的希望,恐怕就是“新能源汽车”了。不信你看,马斯克和程维都看好新能源汽车呢!

今年1月,程维在一次论坛活动上公开表示,未来五到十年,共享汽车和共享汽车推动的新能源汽车普及将成汽车企业面临的一大机遇,滴滴也希望成为新能源汽车最大的运营商。在网约车新政的压迫下,滴滴要转向共享汽车了。

不仅要运营,还要造车。3月8日,滴滴出行刚刚宣布将在美国建立人工智能实验室,从事无人驾驶汽车的开发。

而同样押宝新能源的特斯拉,却要将汽车公司的“汽车”隐去了。今年2月,马斯克给特斯拉改了名字,这意味着特斯拉要从销售产品转向销售服务了。

尽管特斯拉如约坐上电动车的头把交椅,财务状况却一直堪忧,2016年全年净亏损6.75亿美元,亏损已成为特斯拉的常态,2017年是其破局的关键时刻。

在马斯克规划的“秘密宏图”里,未来的特斯拉将会不只局限于私家车的使用,而是完善成为城市共享交通网络的一部分,建立类似Uber 那样的共享汽车服务。

共享汽车,最终成了科技巨头的救赎,而这一领域的汽车厂商,则把它当成玩具。奔驰的Car2Go,宝马Drivenow,大众汽车Quicar,福特Ford2Go、通用的Maven、奥迪Audi On Demand以及丰田的Rakumo……品种多、逼格高、租金贵,租个奔驰去相亲,任你也不会拒绝。

然而,这些车企的租车布局,更像是一种体验式营销手段,卖车才是其核心目的,别看车型小巧,他们投放的没有一辆经济车型。所谓共享,只是将4S入店试驾转移到了大街上。

普通创业者无法企及的禁区?

“在共享汽车(分时租赁)上,我们的一个基础判断是:普通创业者很难在这一领域逆袭,VC参与的机会也相对较小。而掌握三种能力的参与者——资金成本足够低、掌握政府资源、具备大规模造车能力——将有大概率成功的机会。”

这是投资了摩拜单车和凹凸租车的熊猫资本,日前发表的对于共享汽车的看法。熊猫资本认为:

首先,小资金不足以支持共享汽车模型进入正向循环,高昂的成本和融资规模都无法支持整个商业模型;

其次,牌照、路权、停车等问题只能通过政府资源解决;

再次,共享汽车的保养、维修等运营一定要轻,对运营要求越低、越有可能成功。

三道准入门槛,加上资本的谨慎态度,把绝大多数普通创业者拒之门外。微租车创始人杨洋称:“共享汽车单城布局8000辆才能盈利”,没有雄厚实力支撑,共享汽车公司根本无法跑出规模。

于是,资金链断裂的友友用车倒下了,而首汽、乐视等巨头入局了。共享汽车,最终成了一个奢侈的游戏。

而对于选择困难症的我们,一直困扰的是,今天下班是开车、打车,还是骑个单车?

閮戦噸澹版槑锛氭湰鏂囩増鏉冨綊鍘熶綔鑰呮墍鏈夛紝杞浇鏂囩珷浠呬负浼犳挱鏇村淇℃伅涔嬬洰鐨勶紝濡備綔鑰呬俊鎭爣璁版湁璇紝璇风涓鏃堕棿鑱旂郴鎴戜滑淇敼鎴栧垹闄わ紝澶氳阿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