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imutt.com

P2P平台的“劫后余生”:寒冬过后该恢复元气了

不久前,卓伶更新了微信头像。在照片中,她留起了长发,气色比以前好了许多。

卓伶算得上是的老司机,曾在某平台工作了3年。今年年初,因为看中更高的待遇,她跳槽到了另一家。

她似乎嗅到了行业里一丝不一样的味道,耳边也常传出一些的传言。但她不以为意。

难、平台下线、负责人……今年6月开始,一场“潮”重创行业。根据数据显示,在短短3个月后,新增数量累计高达近300个。

历经行业最困难的时期,卓伶并没有选择辞职。她所在的平台在雷潮中幸存,工作变得更忙了。

“每天都有开不完的会,讨论活动方案、体验优化……”连续一个星期都在加班,卓伶的声音有些沙哑,但在语气中透着一份坚定。

寒冬后,万物总会复苏。这是卓伶坚定的来源。

重新启动的,或许是“劫后余生”的P2P平台必须抓住的最后一根稻草。不成功,可能连成仁的机会都没了。

在中国道教中,“渡劫”是得道成仙必经之路,但其艰险,远超想象。P2P的渡劫之路,也是一样。

1

“元气”开始恢复

卓伶的“新东家”正紧锣密鼓地筹备着新一轮备案。

在她看来,倒下的平台越多,留下的平台能拿到备案资格的机会就会越大。

能拿到备案资格,这是大多数P2P平台所希望的。

另一家P2P平台的运营负责人闻雄则告诉锌财经,他们已经把最新的自查材料递交给了注册所在地的监管部门。

他所在的平台,待收余额不足1亿元,在这波“雷潮”中,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这或许和他们不盲目扩张与推广有关。

“老板的信心很足,平台最近也陆续上线了不少活动,吸引了不少。” 闻雄告诉锌财经。

一家不愿具名的P2P平台股东告诉锌财经,在外界“谈P2P色变”的艰难环境中,能拿到备案资格,无异于收获渡劫成仙的“门票”。

按照此前监管部门关于P2P平台备案的要求,P2P平台的备案工作需在6月30前全部完成。但后续的工作进展未达,随着6月“雷潮”来袭,此前一轮备案工作实际上已经陷入停滞。

在翘首期盼中,今年8月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开展P2P网络机构合规检查工作的通知》,同时下发的,还有《检查问题清单》(业界称为“108条”)。

“108条”的下发,被业界视作新一轮平台备案的“风向标”,也是提振行业信心的一针“强心剂”。

,2018年9月,综合达到了10.30%,创近两年新高。同时行业平均达到14.87个月,环比拉长0.28个月,同比拉长了5.97个月。

与此同时,9月份,整个行业新增的问题平台降至25家。而此前三个月,新增的问题平台曾分别多达63家、175家和62家。

数据背后,反映出当下行业情绪有所好转,的信心也开始有所回温。

2

一场“耐力跑”

在P2P的渡劫过程中,能在雷潮上幸存只是第一步,而能争取到备案资格,则是一场艰辛的耐力跑。

闻雄在带领着小伙伴筹备新一轮备案时,也流露出自己的担忧。

“老板态度倒是明确,要全力争取拿到备案资格,给的预算也比较宽松,但谁知道这一次会不会又是竹篮打水呢?”他告诉锌财经,此轮备案比之前更为严格,“能不能拿得下来,说实话,真没信心。”

前述某P2P平台股东也疑惑过:“尽管做合规备案需要耗费巨大的财力、人力,但这是惟一的希望。”

9月20日,公布了首批“白名单”,仅有25家银行入围。如果平台此前合作的不在此列,就必须进行更换。

在闻雄看来,要更换合作银行,意味着要一次性支付不少于50万元。

不仅如此,很多在上一轮合规调整前已经做完的动作都必须重新来过。

平台还要进行财务审计,出具和,拿到信息安全备案资质,每一项都是动辄几十万的费用。

某地方负责人告诉锌财经,合规成本增加只是一方面。因为要合规,很多平台必须重新调整业务模式、产品,下架不合规的项目,尤其是前期利润空间较大的产品,会导致P2P平台盈利下降。

“成本上升,盈利还下滑了,压力可想而知。”他说道。

在人信心严重不足的情况下,P2P平台之间在优质业务间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

以为例。锌财经了解到,在高峰期,给到投资人的年化收益曾经超过20%,成为多数P2P平台最青睐的业务之一。但随着进场的平台越来越多,话语权慢慢向借款端转移,收益率也开始逐步下滑。

如此一来,不仅在收益上对投资人的吸引力在下降,平台的利润空间也在压缩。双重压力的挤压之下,还能“扛得住”的平台,或许并不多。

闻雄对此深有感触。他曾把P2P看作是自己“转正”的绝佳机会,但几年下来,他白头发多了不少,对以后的路却越来越看不清了。

锌从一位接近监管部门的业内人士处了解到,在新一轮的合规备案中,最终能顺利拿到备案资格的平台可能不会超过10%。

这意味着,九成平台借备案重获新生的希望可能破灭。

3

行业净化效应显现

如果说备案重启为P2P行业带来了希望,那么行业内不断净化,则是外界对P2P保持信心的动力之一。

10月18日深圳市金融办下发《关于严控P2P机构工商变更的公告》,在期间,P2P网贷机构不得随意、法人代表、注册地和经营地。时间多数截止到2019年6月30日。

股权被冻结,意味着平台不能出售,就连这条路也被堵死。平台出现问题想甩锅,互相推卸责任,已不太可能了。

这是整个P2P行业净化的一个缩影。

从开始,监管部门对于P2P行业的监管逐步开始有了清晰的方向。

2016年8月24日,被业界视作中国P2P行业监管“基本法”的《》(简称“《暂行办法》”)下发,对P2P网贷机构划定“13条红线”,例如禁止P2P“”,打包、拆分期限、为项目担保并承诺保本保息等。

此后,包括银行、、信息安全等一系列监管细则的出台,掀起了一场“监管风暴”。

对于P2P平台来说,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转型或者退出,要么“硬着头皮整改”。转型或者退出相对“容易”,但整改,意味着“伤筋动骨”。

“限额令”出台之后,P2P平台只能砍掉大额借款项目(如类),转而寻找的项目。

除此之外,随着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监管细则的不断丰富,选择进行合规整改的平台的运营成本不断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倒逼抗风险能力较弱的行业。

网贷之家截至今年9月份的数据显示,累计有2453家P2P平台选择了或者转型,行业正常运营平台的数据只剩1530家。

“大浪淘沙”,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室副主任尹振涛给出的注解。他告诉锌财经,行业的确受到了比较大的冲击,后续还会存在一些平台选择退出,也不排除仍然存在跑路风险。

这种净化,正是P2P行业扭转负面形象,重新树立信心的必经之路。而未来,整个P2P行业还会从完善金融基础设施、系统、、金融市场统计制度和常态化监管等5个维度发展。

这意味着,P2P平台若要“羽化升仙”,未来必然需要经历多重考验。

倒下的平台越多,剩下的平台能拿到备案资格的机会就会越大。对此,卓伶依旧深信不疑。

只是,在某些瞬间,她会暗暗思考,一群人都挤在一个独木桥上,需要多久才能过河?

閮戦噸澹版槑锛氭湰鏂囩増鏉冨綊鍘熶綔鑰呮墍鏈夛紝杞浇鏂囩珷浠呬负浼犳挱鏇村淇℃伅涔嬬洰鐨勶紝濡備綔鑰呬俊鎭爣璁版湁璇紝璇风涓鏃堕棿鑱旂郴鎴戜滑淇敼鎴栧垹闄わ紝澶氳阿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