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imutt.com

从“欠债还钱”到“还钱是笨蛋”,今天的现金贷行业跟台湾卡债风暴很相似

  十多年前,台湾的卡债风波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随着事情愈演愈烈,“欠债还钱”的观念一步步演变成“还钱是笨蛋”的风潮。



  十多年前,台湾爆发了一场“卡债风波”,银行大量发行信用卡、现金卡,许多持卡人透支消费,无法偿还,成为“卡奴”,陷入困境,甚至走上绝路,酿成社会问题。

  当时,麦肯锡做过一个调查,在台湾卡债一族中,有三分之一的人,双卡(信用卡、现金卡)债务余额超过月薪的22-45倍。也就是说,这些人如果月薪是1万元,欠下的卡债平均高达22万-45万元。

  2004-2005年,台湾岛内一年间自杀的人数高达4000人,其中四分之一以上是卡奴。

  如今回过头来看台湾这场风波,究其原因,银行为冲高业绩,盲目降低发卡条件。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台湾岛内经济放缓,大量企业外迁,银行的企业业务不好做了,就将算盘打到消费金融上。

  有一家银行叫万泰,开始并不算知名,但在2000年抢先发行“乔治玛莉现金卡”,迅速打响名号,上一年还是严重亏损,次年变成盈利14亿元新台币,其中现金卡贡献了50亿元新台币的获利。

  看到钱这么好赚,台湾银行纷纷效仿,台新、大众、中华等纷纷发行信用卡、现金卡。甚至有银行打出广告称“只要会呼吸就能办卡”,不仅学生可以办,连年龄超过75岁的高龄老人都可以办。

  台湾的职业军人,由于收入稳定,也成为银行眼中的香馍馍客户。他们生活相对封闭无趣,理财观念和社会经验也不足,银行一般只要派出几个长相甜美、说话声音嗲嗲的女理财专员,就能手到擒来。

  “卡奴”欠债难还之后,银行开始通过各种方式讨债,有合法,也有非法的。许多银行自己催不来款,把业务委托给讨债公司,而这些公司几乎都有黑社会背景,手段不规范、不道德。从金融问题逐渐演变成社会问题后,各方力量开始介入。

  然而,随着事情愈演愈烈,原本“欠债还钱”的观念,甚至一度演变成“还钱是笨蛋”的风潮。

  这种价值观在当时台湾卡债群体中的演变过程,经历了四个步骤:社会争议—当局介入—欠债者观望—问题加剧。

  1、社会争议


  持卡人无法还清卡债,不仅影响银行业绩,形成呆坏账,催收加码更不断引发卡奴自杀、抢银行、勒索食品厂等社会问题。

  2、当局介入


  台湾当局于是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采取多种方式介入。

  一是台湾“金管会”公布卡债协商机制,核心就是希望持卡人和银行就还款利率、免收违约金等进行协商。

  二是台湾“司法院”提出“消费者债务清理法草案”,企业让卡奴通过申请个人破产的方式解困,破产的自然人的诸多权益会受到限制。

  三是台湾“行政院”成立“关怀卡债族扶助工作小组”,协助家庭困难的卡债债务人获得救济,如发放儿童紧急生活扶助金,扩大补助民间团体介入照顾等。

  3、欠债者观望


  由于台当局的介入,各方力量各有各的主张,无法迅速形成定案,造成卡债群体的观望气氛越来越浓厚,甚至原来可以正常还款的债务人也出现了犹疑与观望,影响及时还款,以致于形成一种“还钱是笨蛋”的风潮。

  4、问题加剧


  由于还不还、还多少可以协商,卡债群体原本的信用风险叠加上道德风险,更加影响及时还款,拖延现象日益普遍,使得连锁反应更加剧烈,造成新的社会问题,形成恶性循环。

  即使从全球信用卡和信贷发展史来看,台湾十多年前发生的“卡债风暴”亦堪称大事件,卡债给台湾岛的冲击非常严重,卡奴陷入悲惨境地。而在台湾各界采取种种措施,试图缓解卡债危机的过程中,债务人如何从“欠债还钱”的价值观一步步演变出“还钱是笨蛋”的风潮,尤其值得深思。

閮戦噸澹版槑锛氭湰鏂囩増鏉冨綊鍘熶綔鑰呮墍鏈夛紝杞浇鏂囩珷浠呬负浼犳挱鏇村淇℃伅涔嬬洰鐨勶紝濡備綔鑰呬俊鎭爣璁版湁璇紝璇风涓鏃堕棿鑱旂郴鎴戜滑淇敼鎴栧垹闄わ紝澶氳阿銆